返回首頁
年度   |
  • 2025
  • 2024
  • 2023
  • 2022
  • 2021
  • 2020
  • 2019
月份    |
  • Jan
  • Feb
  • Mar
  • Apr

盛匯商舖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根興,剛連沽兩個地舖,套現3070萬元,惟需虧損1030萬元。

李根興剛售出持有位於新蒲崗衍慶街9至19A號蒲崗唐樓地下5號舖,作價1340萬元。該舖建築面積710方呎,現由粥店以每月5.8萬元租用。李氏於2021年8月斥2100萬元購入,持貨4年轉手,賬面虧蝕760萬元或約36%。

同時亦以1730萬元售出尖沙咀堪富利士道8R舖。該舖面積約280方呎,現時由一間茶飲店以每月4.5萬元租用。該舖為李根興於2023年4月以2000萬元購入,賬面虧損約270萬元或約14%。

據悉,上述兩個街舖由一個內地買家一併購入。

自今年3月,舖市明顯活躍,盛匯基金已連沽5舖 ,除上述地舖外,分別以1868萬元售出佐敦吳松街126號按摩店租用地舖、以1560萬元沽西環水街1G號茶餐廳租用商舖,以及以2010萬元賣出筲箕灣道180號地下2號舖,該地舖現由五金店租用。5間舖合共套現8508萬元,若以該5舖1.18億元購入價計算,賬面共虧蝕約3292萬元或28%。

李根興表示,自基金2016年成立以來,至今已買入及賣出216間香港街舖,涉資35.4億元。連最近蝕讓的5間舖,已賣出的舖平均升值19.1%。根據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,舖市售價較疫前高位回落近四成。接下來,相信繼續會有蝕讓個案出現。今年目標要沽出2億至3億元的街舖,再換入2億至3億元更優質香港街舖。

李根興認為,經營基金不能死守,為保持基金流通性,必須貨如輪轉。市升或市跌控制不了,只能保持積極心,繼續換貨。


來源:信報


第一太平戴維斯(香港)獲委任為獨家代理出售灣仔摩理臣山道70至74號凱利商業大廈地下、1樓及2樓,總建築面積約21702方呎,意向價1.6億元,呎價7373元,以交吉形式出售。

物業具備三面單邊的獨特優勢,舖面寬度達150呎,正對跑馬地馬場及主要十字路口,周邊人流及車流密集。寬闊的門面特別適合設置大型廣告招牌,能為進駐品牌提供極佳的曝光平台,廣告效益突出。物業內部空間設計方正實用,使用靈活性高,可滿足多元化的商業需求。無論作為品牌旗艦店、大型餐飲場所,或其他零售服務業用途,宗教團體及教育機構均屬理想選擇。

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部首席資深董事溫武忠表示,銅鑼灣作為香港核心零售區,此類大面積商舖放售實屬市場罕見。物業最新估值為1.9億元,現在業主以意向價1.6億元放售,預期該物業將引起實力投資者及用家的濃厚興趣。


來源:信報


本港零售市道低迷,舖位做價插水,盛滙商舖基金再蝕沽2間分別位於尖沙咀及新蒲崗的街舖,於不足兩個月已連沽5個地舖,全數需損手,涉及蝕讓金額約3,292萬港元,平均跌價幅度約28%;當中佔4間由有內地背景買家買入。

該基金創辦人李根興透露,自今年3月,舖市明顯轉活躍。基金已連沽5個地舖,合共套現約8,508萬元,而該批舖位購入價共約1.18億元。最新沽出舖位分別是新蒲崗衍慶街9至19A號蒲崗唐樓地下5號舖,現為粥店,以1,340萬元沽出,建築面積約710方呎,月租金約5.8萬元,租金回報率約5.2厘。物業於2021年以2,100萬元買入,樓價蒸發36.2%。

另一間為尖沙咀堪富利士道8R舖,茶飲店租用,賣出價1,730萬元;該舖建築面積280方呎,每月租金約4.5萬元,回報率約3.1厘。舖位於2023年4月以2,000萬元購入,現時蝕幅約13.5%。之前蝕沽3個舖分別坐落於佐敦吳松街126號地下、港島筲箕灣道180號地下2號舖,以及西營盤水街東利大廈地下B1舖。

李指出,做基金不能死守。為保持基金流通性,必須貨如輪轉;升市或跌市控制不了,只能保持積極心,繼續換貨。他形容,「悲觀時不要太悲觀,永遠保持積極心態」,「賺錢會講,輸錢要認」。至於沽出的5個舖位有4個由內地客買入,可能是投資移民或純粹想在香港舖市撈底。內地投資者也成為買舖及租舖新力軍,相信舖市今年內已觸底。

他表示,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來,至今已買入及賣出共216間本港街舖,涉資約35.4億港元;連同最近蝕讓的5間舖位,已賣出的舖平均升值幅度約19.1%。根據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,舖市售價較疫前高位回落近四成,故相信繼續會有蝕讓個案出現。今年目標要沽出約2億至3億元街舖以減磅,再換入2億至3億元更優質街舖。

新蒲崗衍慶街

尖沙咀堪富利士道

尖沙咀堪富利士道

港島筲箕灣道

港島西營盤水街

佐敦吳松街

來源:Money18


政府近年透過不同計劃,以擴大輸入外勞,部分投資者看準機會,開設勞工宿舍;其中過往與東南亞上市公司合作營運學生宿舍的獅峰地產,再有新動作,把上水一幢舊樓,翻新成設有近540個牀位的勞工宿舍,牀位月租由2400元起,料為全港最具規模勞工宿舍之一;該公司稱,目前已有扶手電梯/升降機營運商,承租約50個牀位予員工。

扶手電梯升降機營運商承租50牀位

上述新派勞工宿舍,位於上水新豐路102至104號張知行大廈,為一幢樓齡約44年舊樓,今次獅峰地產向業主租用住宅部分合共9層,涉49個實用面積約540方呎的住宅單位。

獅峰地產兩位創辦人陳鄭臻橋及陳可欣早前接受本報訪問,其中陳鄭臻橋指出,該批單位原則全為3、4房設計,經翻新後,每個房間將設有兩至四個牀位,全部可提供約539個牀位;每個牀位月租約2400至2600元,包括水費、電費、無線上網、清潔費及管理費。

大集團冀承租旗下物業

陳可欣表示,項目去年12月起分階段開始營運,估計到今年6月底,將會有約半數單位可供入住,連同預租及已入住,相信屆時可供入住之牀位會近乎全數租出。

她續稱,已入伙的外勞中,以保安、清潔行業需求最大,亦有扶手電梯/升降機營運商,已承租約50個牀位予旗下員工,同時有保安公司暫時已租用20多個牀位,料年底前增加至90多個。

陳可欣又稱,市場對勞工宿舍需求大,惟過往市場缺乏大規模勞工宿舍,目前已有大集團表示,將有逾1000名外勞於未來1年多內到港,希望承租該公司旗下物業,故集團未來仍會積極發展勞工宿舍,並會因應不同僱主需求,在多個不同地區尋找合適物業,目前主要目標是全幢可提供約200至300個牀位或以上之物業。

稱勞工宿舍翻新成本規格皆較低

獅峰地產過往亦有投資學生宿舍,被問及兩者的差別,陳鄭臻橋認為,若單計租金回報,兩者分別不大;不過,若把舊有物業改裝成勞工宿舍,翻新成本與規格相對較低,「至少學生宿舍一定要有張書枱」,而勞工宿舍是租予成年人,一般在生活上要提供協助的需求會較少。

對有財團投資勞工宿舍,萊坊高級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認為,相對學生宿舍或其他租務市場,勞工宿舍的需求及長遠性相對較低,加上若把物業改裝成勞工宿舍,由於入住人數較正常大幅增加,物業保養相信亦有一定問題,加上租金回報不及學生宿舍或劏房,相信市場上有興趣參與勞工宿舍的投資者並不多。

來源:明報


中美角力及關稅戰升溫,窒礙投資氣氛,中原(工商舖)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,自4月初以來,不少商廈和商舖準買家,對未來市況抱觀望態度,即使原本有洽購物業都臨時「縮沙」,相信未來觀望氣氛會更濃,窒礙入市步伐。

據中原(工商舖)資料顯示,4月截止15日,本港工商舖市場共錄得161宗買賣成交、涉成交金額約16.23億元,較3月份同期的194宗、涉17.31億元,按月分別跌約17%及6%,反映市場投資者避險情緒已升溫,減慢入市速度,第二季整體工商舖買賣,料會回落至930宗水平,價格繼續尋底下跌約10%。

據該行統計,首季工商舖市場錄約962宗成交,較2024年第四季的779宗,上升約23.5%,按年比較則增長約57.4%;然而,同期總成交金額錄約120.98億元,較2024年第四季的163.4億元,下跌約26%,按年亦較2024年第一季的187.83億元,下降約36%,反映買賣成交量雖回升,但整體物業價格仍維持下行趨勢,形成量升價跌趨勢。

不過,租賃市場則保持相對穩定,錄得約3,469宗成交,較上季微升0.8%,總租賃金額約2.67億元,與上季的2.68億元相若。

來源:明報


遠東酒店(0037)過去曾就九華徑測量約份第4約多個地段、及毗連政府土地,申請重建成住宅項目,據城規會資料顯示,有關財團新近再提交申請,擬把約52萬方呎地皮地積比略為調高,當中住宅部分地積比為6倍,非住宅則為0.5倍。

跟據新計劃,項目設有14幢40層高(不包括2層地庫)的住宅大樓,料總共提供約7052個單位,住宅樓面涉約312萬方呎,平均每個單位面積約442方呎,預計項目可容納約19038人口。

另新方案中,設有1幢非住宅物業,令總樓面增至約338萬方呎。

事實上,項目曾在1996年向城規會提出改劃住宅申請,惟規劃許可已失效,2022年初重新提交發展方案,並於2023年獲批,當時項目可建樓面涉及260萬方呎,當中住宅樓面涉及256萬方呎,料可提供約5973個單位,平均每伙面積涉約429方呎,料可容納約17321名人口。

換言之,若對比新舊方案,現計劃較原有已批方案增加1079個單位,增幅18%,住宅樓面就增加約56萬方呎或近22%。

來源:明報


銅鑼灣近月先後錄得大額舖位租務成交,有業主放售區內銀座式商廈。高力香港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高級董事吳嘉輝表示,銅鑼灣勿地臣街11至15號The HEDON全幢物業,為一幢27層高銀座式商廈,總建築面積約46,183方呎,現於市場上放售。據悉,物業由永義(1218)或相關人士持有,現市值約10億元,惟意向價則約6億元,較市值低約4成。物業現時每層面積約1,955至2,142方呎,23至29樓分別為3,964方呎之複式商舖單位,大廈備有2部升降機以便標準樓層之商戶使用,其中一部可直達天台樓層,方便租戶使用。

The HEDON落成於2024年,以落地玻璃外牆設計,現時租戶大多以國際知名餐廳、消閒娛樂為主。


來源:明報


由新地(0016)、恒地(0012)等財團持有的元朗洪水橋/厦村新發展區內第34B區住宅用地,原址換地申請的完成期限兩度延期後,終與政府達成補地價;據發展局在社交媒體公布,有關項目經扣減業權人於換地附近,為政府興建的休憩空間所需的2.86億元工程費用後,業權人支付的補地價金額為約16.68億元。

據了解,上述第34B區用地預計可建樓面約116.25萬方呎,若以16.68億元計算,每方呎樓面補地價約1435元,惟連同2.86億元工程費用計,即補地價連政府設施工程費用涉19.54億元,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680元。

據發展局指,上述第34B區住宅用地,面積約1.7公頃,按發展商估算,項目落成後可提供約2300個房屋單位。

地政總署早前因應土地業權人要求,酌情把這原址換地申請的完成期限延長幾星期至今日,以便相關業權人之間就換地申請,達成共識。局方指出,地政總署正處理區內其他5宗原址換地申請,其中4宗涉及洪水橋市中心的商業用地,因應政府檢視市中心商業用地的用途,在不影響洪水橋整體產業定位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用途彈性,地政總署已把該4宗原址換地申請的完成期限由今年3月31日延遲至今年底。

來源:明報


仲量聯行表示,獲委任為聯合獨家代理,以招標形式放售位於澳門路環聯生填海區地段1石排灣馬路的十三酒店,截標日期為5月19日。

十三酒店為樓高22層的豪華酒店,總樓面面積約944993方呎,設有199間客房;其中,196間為奢華客房,面積1800至5000方呎,其餘3間為面積高達1萬方呎的超豪華別墅型套房,每間套房均附設專屬電梯直達房間的私人電梯大堂。酒店設有健身中心和水療等休閒設施,以及可容納150輛汽車及40輛電單車的寬敞停車場。

仲量聯行澳門資深董事黃嘉良表示,目前,酒店由仲量聯行擔任物業管理,酒店營運牌照已獲延續,部分內部設施亦已恢復運作,經營狀況全面向好。項目四周交通網絡完善,鄰近的輕軌站已於去年底通車,僅3分鐘車程距離,使項目極具升值潛力。是次全幢放售更屬市場罕有難求,相信將備受買家及投資者青睞。

據了解,上述酒店前稱路易十三酒店,由2023年初已被港交取消上市地位的南岸集團(00577)持有,在2018年8月尾低調開業,但沒有博彩設施,入住率長期不足,持有該項目公司,已於2022年提出自願清盤。酒店曾於去年3月招標出售,當時市值約24億元。


來源:信報


仲量聯行的《香港地產市場觀察》報告指出,整體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於2月錄得淨吸納量後,3月錄得負吸納量6.31萬方呎,主要原因是先前企業辦公樓整合和搬遷活動後,令大量樓面重回市場。空置率按月增加0.4個百分點,至13.7%。

然而,上月主要商業區空置率仍相對穩定。中環和港島東的空置率保持平穩,而灣仔/銅鑼灣和尖沙咀的空置率有所改善,分別下降0.1和0.6個百分點。相比之下,九龍東的空置率因新項目 - 九龍灣的THE CENDAS竣工而上升至21.3%

仲量聯行港島商業部主管郭禮言(Sam Gourlay)表示,整體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升至13.7%的主要原因是存量調整。事實上,商廈租賃交投仍然活躍,教育機構為金融及金融相關行業以外另一活躍市場的租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東華學院葵興校舍(KHC)在位於葵興的九龍貿易中心A座租用了一層建築面積達2.15萬方呎的空間,從同項目B座擴充。

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,3月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持續下跌,按月輕微下降0.6%。中環和灣仔/銅鑼灣的租金分別輕微下跌0.2%和0.4%。同時,港島東錄得最顯著跌幅,租金回落1.2%。九龍東租金亦下降0.2%。


來源:信報


按揭計算機

×
樓價($)
按揭成數(%)
利率(%)
返還年期(年)
首期($)
每月還款($)